找到相关内容271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

    —这是作为释迦牟尼佛教变式之一的“心”的佛教在中国的开端。   三、“料简”   “料简”是佛教专用术语,系指在阐说佛理的过程中,对其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正文中言有未尽之处特别提出来加以解释;...

    陈坚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425386649.html
  • 求得慧心五台归

    不论是谁偷吃了早餐,作为和尚在锅中放刀杀生总是不太可能的,不符合慈悲为怀的佛理。我觉得这其中也许是为了掩饰一个疏忽或无奈:在整个石狮将要雕刻成功的时候,舌头位置的石头却坏了或者不符合要求,只得将错就错,...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332887443.html
  • 佛门演绎的故事——韩愈、欧阳修与佛教

    “《别传》之言,予意退之复生不能自解免”也。想见其传言之深重,已到有口难辩的程度。后世之论,不过此传言之延续罢了。   韩愈与僧徒之交往,从其诗文中看不出佛理等较深层次的沟通,所谓“与之语,虽不尽解...

    戴长江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7311087936.html
  • 荷泽显宗记溯源

    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故知“宗”乃指直接表现佛埋,而“教”则间接表现佛理,其方法虽不同,其目的则一也,然细察之八宗不离教,教不离宗,自来宗门,虽云不宜语言文字,不重看经诵典,然世尊拈花示众之后,...

    月溪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50288601.html
  • 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

    和提倡。在中国北方,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迁洛以后,佛教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译经讲论兴盛,有些儒生也研究佛理,帝后王公和臣僚勋贵竞相立寺造像,以求福佑。到北魏末年,全国寺院激增到3...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22222989656.html
  • 一座不容忽视的丰碑——试论中国佛教徒的科技成就

    以后,剃度出家,往来于靖安(今属江西)与豫章(今江西南昌)间。后来重新蓄发业医,寄居江苏常熟,终生独身,始终奉持佛理,行医时“通禅理,其医往往出于妙语”。一生致力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研究,晚年著...

    何明栋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6544590913.html
  • 唐代寒山体的内涵、形成原因及后代接受

    明快,内敛哲思,出言俗语,参透佛理。这也便是寒山所谓“若能会我诗,真是如来母”了。   寒山体的产生与作者的身份以及所反映的中唐底层社会生活也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寒山的生卒年考证的成果使我们可以在传统...

    罗时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0991545.html
  • 寒山·寒山寺·寒山文化初探

    凌人,或望空曼骂。寺僧不耐,以杖逼逐,翻身抚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或发辞气,宛有所归,归于佛理。   初闾丘入寺,访问寒山,沙门道翘对曰:‘此人狂病,本居寒岩间...

    林锡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45591638.html
  • 禅风熏染中的心态

    ”,这里代指佛门“真谛”。涅 境界是说无生无灭,简称无生。王维用“五蕴聚合”的佛理来麻醉自己说:“缘和妄相有,性空无所亲。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山中示弟等》)。在佛家看来,世间万法皆是因缘和合而...

    张晶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6560692118.html
  • 弘一大师文学集学习笔记

    行住坐卧,穿衣吃饭,皆不离道矣,此莫非师之心境也乎?一位朋友,去年九月,回国亲近法师。这个朋友,是个禅和子根性,颇具悟机,也和不少修行人谈过佛理,学佛多年,尚未觅得师父。回来时对我说,化来法师是他这...

    化来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54092324.html